2022年1月19日,由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牽頭承擔的“高頻次迅捷無人航空器區域組網遙感觀測技術”項目順利通過科技部組織的項目綜合績效評價。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專項“高頻次迅捷無人航空器區域組網遙感觀測技術”項目于2017年立項,由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牽頭,聯合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空軍研究院、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測新圖遙感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中國消防救援學院等20余家單位,經過4年集智攻關,圓滿完成了項目任務書要求的所有指標,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項目面向高頻次迅捷無人航空器區域組網遙感監測應急和常態化服務需求,構建了高頻次迅捷無人航空器組網遙感觀測技術體系;形成了“三級架構”區域組網遙感觀測管控體系,開發了LTE臨場自組網通信系統和臨場組網測控軟件系統,具備臨場遙感無人機組網觀測的管控能力;研發集成了多源平臺和六種類型的有效載荷組成無人航空器遙感系統集群;開發了尾座垂起無人機及其車載組網遙感系統;開發集成了兼具云端和臨場模式六種載荷的快速數據處理系統。項目成果在多次應用示范中得到了驗證,得到了自然資源部、中國民航局等部門和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的認可,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項目成果成功入選了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得到多部委和軍隊部門、同行及大眾的高度評價。
本次項目綜合績效評價會由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組織,項目所有參與單位骨干人員參加了會議。項目負責人廖小罕研究員對項目完成情況做了詳細匯報,項目成果得到評審專家的高度認可,專家組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綜合績效評價。
項目組將根據專家建議,進一步加強對重要理論成果的凝練,結合公益性和產業化前景,進一步加強應用推廣和成果轉化。